天然气槽车准备收集沼气
近年来,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曾被普遍看好的沼气应用却遇冷。“十一五”末,我国沼气年利用量规划目标是190亿立方米,实际仅完成130亿立方米。沼气发展如何才能朝气蓬勃,迎来发展的暖春?记者近日做了一番调研。
原料少,后期维护难
部分农村户用沼气成了摆设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桥北镇六大份村,农民周学武家的猪圈、沼气、厕所三位一体大棚已建成好几年,猪圈里却堆满了杂物,空空的沼气池里只有很少积水。
对沼气户来说,要想正常用气,就得长期养畜。为了维持沼气池正常产气,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要养3至5头猪才能保证粪源供应。“现在农民最多养1头猪,作为年猪自食。”周学武说,“生猪价格忽高忽低,大多数农民都不愿养猪了。”
自2006年以来,村里在住宅和大棚里建了219座沼气池,但全村的养猪户不到1%,养牛、羊、驴的农户少,没有粪源何来沼气?现在,沼气池、灶具都成了摆设,只有改建过的厕所还能用上。
随着近年来我国养殖业结构调整,个体散养户日益减少,规模养殖渐成趋势,户用沼气原料不足尤为明显。农业部调查显示,这给全国30%至40%的户用沼气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原料短缺问题。
沼气是“三分建池七分管”,管理尤为重要。
现在,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少,沼渣、沼液清理不易,沼气设施维修也有一定门槛,农户很难靠自己解决。近年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明显增加,常住人口减少,也是造成沼气池闲置的原因之一。此外,沼气使用还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冬季温度低,沼气生气量减少,农户对沼气使用需求却上升,这成为制约沼气使用的一大瓶颈。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曾对8个沼气建设重点盟市的23个旗县做过深入调研,结果显示,户用沼气利用率不是很高,全区正常使用6个月以上的仅为67.6%。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根据地区的代表性和沼气分布,选取吉林、河北、安徽、四川、云南五个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户沼气池使用效率为64.8%,其中安徽省沼气池使用效率仅为12.9%。
成本高,并网难
一些养殖企业不看好沼气发电
沼气发电情况如何?
在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延庆县的松山脚下,几个墨绿色的大罐子煞是显眼,一排排整齐的规模化鸡舍伴着隆隆的发电机声,这里是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鸡粪发电厂”。2009年5月,当时全国最大的沼气发电厂—德青源沼气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
德青源北京生态园是目前亚洲单场存栏最大的优质鸡蛋生产基地,整个生态园每天产生鸡粪210余吨,排出生产生活污水270余吨。为解决这些问题,德青源采用世界一流生物发酵技术和燃气发电技术,将所有鸡粪和污水收集起来,生产沼气用于发电。
这个沼气发电工程每年向电网提供1400万度的绿色电力,同时减少8万多吨的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质有机肥18万吨。
然而,成本的问题,也困扰着这个沼气发电厂。目前的上网电价为每度电0.345元,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电价为每度电最低0.25元,即每度电大约能卖0.595元。每年发电加上卖热和有机肥料的总收入为1312万元,收支相抵后,一年亏损83万元,很难保障项目长期稳定运营。
成本还不是制约沼气发电的唯一因素。“沼气发电上网非常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每个沼气发电项目的发电量非常少,会为电网企业带来非常高的管理成本,所以电网企业对此并不积极,为了这个项目上网我们争取了两年。”德青源市场总监张煊表示。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李景明处长告诉记者,“沼气发电上网困难,能够真正做到沼气发电上网的企业少之又少。”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河北、浙江、安徽、山东、北京和内蒙古,只有个别大型企业实现了沼气发电并网。成本高、并网难,让国内众多的养殖企业望而却步,沼气规模化利用仍是个难题。
沼气提纯,进村入户
生物天然气应用效果好
传统户用沼气维护麻烦闲置多,新兴沼气发电成本过高推广难。沼气难道就没用了吗?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延庆县张山营镇前庙村农户韩书琴家,不见一缕炊烟,锅里的土豆炖豆角腾腾地冒着热气。这饭是用什么做的?韩大娘笑眯眯地说,这可是地道的清洁能源—生物天然气,用着很方便!
从2013年5月份开始,前庙村200户村民用上了天然气。下芦凤营村正在等待接气入户,中羊坊村等4个村的工程也在建设。
“沼气中甲烷的含量只有60%左右,我们经过提纯,可使甲烷含量达到97%以上,也就是城市天然气的标准。”德青源子公司—合力清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李洪燕介绍。
自2010年开始,由德青源公司作为技术支撑单位,采用秸秆与沼液混合发酵的方式,延庆县成功建设了中国首个“万户生物天然气”工程,将沼气制成高纯度甲烷,经过压缩以后,通过天然气槽车运送到各村。每村建设一个储气站,由储气站铺设地下管线将燃气送到农户家中。按照规划,不远的将来,延庆县张山营镇、康庄镇超过万家农户,有望在家拧开阀门就能用上生物天然气。
德青源副总裁、北京合力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文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1立方米沼气能发两度电,收益是0.69元;1立方米沼气能制成0.6立方米生物天然气,收益大于1.8 元。也就是说,同样的沼气用来制成生物天然气,要比发电收益高1.6倍。
据测算,德青源日产沼气1.26 万立方米,可提纯甲烷气7650立方米,可以满足12000多农户使用。生产中一天需要秸秆45吨,一年1.6万吨左右。周围数万亩玉米的秸秆有了去处,还能为农民增加一笔收入。同时,运营和维护沼气进村工程,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延庆县种植业服务中心主任田全升认为,发展生物天然气产业不但可以消纳养殖业和农田废弃物,实现农业循环生产,还能替代燃煤,减少大气污染,希望能把这个经验推广开来,让更多的废弃物变清洁能源,保护北京的碧水蓝天。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博士生导师、教授程序指出,长期以来,国内大型养殖场配套的沼气工程,面临只有环保和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很少的困境,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和沼气主管部门将沼气定位为“农村能源”,对示范性沼气工程的补贴往往是补工程建设而不是沼气产出,因而“重建轻管”现象普遍,补贴的实际效果较差。
生物天然气的一大优势,是可以完全替代车用汽油、柴油,乃至替代车用化石天然气;并能充分利用现成的天然气储、运、加气的基础设施,从而大幅节省开发应用的投资,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沼气行业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摆脱农村能源的束缚,发展高品位能源商品、市场化运作的生物天然气产业。”程序强调。
“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参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生物天然气运营企业进行气价补贴,并予以相应的税收减免,推进传统的沼气工程转型和技术升级,促进生物天然气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潘文智说。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