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在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葛兰村4组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家家户户3台灶,同时并存,分别是柴火灶、天然气灶和沼气灶。
据介绍,葛兰村4组地处乡镇近郊,村民以前都烧柴火灶。2005年沼气国债项目在这里实施,村里人家都修了沼气池,用上了沼气灶。2008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天然气公司给村子里铺设了输气管道,家家户户又安装了天然气灶。就这样,柴灶、天然气和沼气同时出现在农家的厨房里,形成了“三灶同堂”的景象。
63岁的村民邹淑轩家就是典型的一户。她家的厨房宽敞明亮,靠墙的灶台上并排摆放着2台电子打火灶,一台是沼气灶,一台是天然气灶。厨房中央还有一个大柴灶,只是没有一根秸秆,也没有半点灶灰,已经很久不用了。
邹淑轩说,柴灶之所以没有拆,主要是过年、办喜事的时候,大蒸大煮的还需要。日常主要使用沼气灶,天然气灶是备用的。
看到笔者一脸的疑惑,邹淑轩补充说:“用沼气最划算!”
她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天然气1.4元/立方米,全家5口人,如果全部使用天然气,每月仅燃气费就要20-30元,一年300元左右;如果用沼气,每月只需花3元的鸡粪钱,一年下来才36元;柴灶就不用说了,最麻烦;如果烧蜂窝煤,一天3-4个,每月也要40-50元,一年总计500多元。所以,用沼气最经济实惠。她家没有养鸡,沼气原料都是从附近养鸡场买的鸡粪,1元3袋,也挺方便。
村民李燕家也有3个灶,丈夫开车跑运输,她在家务农、照顾孩子。建了沼气,她喂养了一群鸡鸭。现在,沼气原料自给自足,一年四季都能用。她还种了一片菜地,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化肥都不用买,小日子过得很舒适。
长寿区农村能源办陈主任介绍说,葛兰村4组距离街镇较近,村民亦工亦农,经济条件好,加上天然气资源丰富,所以既建沼气池,又通了天然气。“不用柴不用草,开关一拧把菜炒”,无论是在镇上做工,还是下地干活,村民们都能够享受到新能源带来的好生活。“沼气受村民们欢迎,也和村里生活垃圾被集中处理、种植蔬菜以及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分不开。”
据介绍,葛兰村4组共有20户人家,家家都有3个灶,用得最多、最受欢迎的还是沼气灶。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