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切实将沼气建设作为一项富民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来抓,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发展沼气所带来“不用柴火不用电,也能照明和做饭;没有烟熏环境好,一年增收几千元”的好处。据统计,仅是2008年,该市总投资1140万元共建起8~10立方米农村沼气池3000座。目前,该市累计建有农村沼气池4.5万多座,这批沼气池的正常运转,每年可保护森林资源11万多亩,为农民节省化肥、农药等支出1800多万。
为把农业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该市把沼气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突破口,积极挖掘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的潜力,加快推进沼气建设,缓解农村环境与发展、生态与效益的矛盾,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在沼气池的建设过程中,按照“谁投入、谁利用、谁受益”的能源建设方针,坚持以群众投入为主体,国家投入为引导的投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国债项目建设资金和配套物资管理、建立档案和建后服务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日常监督,采取专业队承包、派出专人分包到村等方式实行标准化施工。对已完成建设任务的项目村进行检查验收,及时发放补助资金给农户,有效解决了过去农村发展沼气存在的“建池难、维修难”的问题,使该市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沼气池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此外,通过示范带动,加大精品亮点建设力度扩大宣传推广范围。该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文化室、派发沼气知识小册子、组织群众参观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让群众认识沼气、了解沼气、使用沼气,使沼气建设的好处家喻户晓。在示范的带动,全市涌现出糯垌镇新塘村、岑城镇乌峡社区、归义镇金鸡村、梨木镇河木村等一批建沼气池较先进的村,这些村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沼气热水器、水冲式厕所,基本实现了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的目标。(莫建斐)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