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在2007年中启动母猪饲养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繁殖和饲养生猪。能繁母猪补贴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大大激发了已有10多年养殖经验的养猪“状元”范国斌的养猪积极性。
1996年3月,经过多方筹措,范国斌拿着借来的8000多元钱,首次购买了20多头仔猪,在自家院里建起了猪圈,走上了梦寐以求的养猪之路。1998年11月,经过反复酝酿,范国斌对该村废弃的民兵训练场进行租赁改建,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自己的规模养殖场,配备了百米深井及消毒、防疫设施,引进了良种种猪80多头,真正走上了规模养猪之路,这一走就是十几年。
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下,范国斌于2007年3月在杨庄镇石灰窑村西北部筹建了平顶山市金岭牧业种猪场,并于10月底竣工投入使用。
范国宾告诉笔者:“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生猪养殖户加大了补贴力度,使我们这些养殖户增强了发展信心。我这个种猪场就是在国家的优惠政策出台后新建的。我这个场占地66亩,总投资1100万元,现存栏母猪900多头,年出栏商品猪可达15000头。”
2月25日上午,笔者在该场采访时看到,场内布局合理,防疫隔离、消毒及污水处理设施齐全。该场拥有饲料化验室、疫病检测室、人工受精室等先进设施,并配有现代育种管理软件。目前,该场已引进瑞系大约克、长白和新系杜约克、大约克、长白祖代种猪900余头,预计2008年可出栏生猪、种猪15000头。猪场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采用猪—沼—树新的养殖模式,在基建设计上采用目前国际较为适用的两污分流设置,猪场产生的污水通过管渠集结,经隔渣处理后排入沼气池制沼气,沼气用于解决猪舍保湿、厨房燃料及猪场内照明等能源供应,沼渣、沼液用来灌溉果园,实行良性循环。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