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105国道从颍上县六十铺镇南行几百米,可以看到路边一排排白色的蔬菜大棚、蓝顶白墙的圈舍和高大的面粉加工厂,蔚为壮观。这就是六十铺经纬循环农业园。
园内的农民利用面粉厂的副产品养猪,猪粪便制沼气、发电,沼渣、沼液用来种蔬菜,形成了粮-猪-沼-菜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艰苦创业做大面粉加工业
经纬循环农业园的前身是经纬面粉制品厂,是由“安徽省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之星”郭长勇创办的。郭长勇是颍上县六十里铺镇马小村的一位农民,2000年,他白手起家建起一个面粉加工作坊式的小工厂,注册了“经纬牌”商标。凭着诚信、务实、坚毅和拼搏的精神,很快赢得了客户和市场,工厂规模越来越大。现在这个加工厂占地50多亩,年加工小麦6万吨,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生产的“经纬牌”强化营养面粉及特一粉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保证产品质量和信誉,他逐年扩大原料生产基地,与当地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农户按公司的要求统一种植优质小麦,公司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06元-0.1元的价格收购基地种植户的小麦。2008年初,公司在五十铺、六十铺、红星三个镇建立了14.6万亩优质小麦基地。这样既确保了广大种植户小麦的销路和收益,又确保了公司加工优质面粉的原料来源,形成农户与公司互为依托的风险同担、利益共享关系。面粉厂废料处理拉长产业链又是一年春风拂面,记者在农业园里见到,连片的蔬菜大棚内草莓鲜红,沼气池和沼气发电厂把电能输入面粉厂,猪圈里不便进入,但在办公室里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看到猪群抢食的镜头。郭长勇介绍说,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现在农业园已经形成了粮-猪-沼-菜的完整循环系统。这个循环经济链的建立,起初只是源于对面粉厂废料的处理。郭长勇说,经纬面粉制品厂在生产大量优质面粉的同时,每年还产生约2万吨麸皮、瘪麦和下脚面等,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2004年,他到北京农业大学学习生态畜牧养殖的技术和经验,第二年就创办起养猪场。他把面粉制品厂产生的大量麸皮、瘪麦、下脚面等,一部分用于自己养猪场养猪,一部分卖给养殖户做优质混合饲料,既增加了本厂的收入,又可使养殖户降低养猪成本。现在他的养猪场成了市级良种养殖示范基地,存栏大约克、长白等良种母猪500多头,年出栏生猪万余头,年销售收入2700万元。沼气工程串起“绿色种植”
自养猪协会成立后,协会的养猪数量逐年增加,随之猪粪便也越积越多。为了解决猪粪便污染问题,郭长勇投资100多万元,建起650立方米的沼气池及配套设施、60千瓦的沼气发电机组,使猪粪便得到了高效利用。
沼气池在产生大量清洁能源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沼渣、沼液。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沼渣、沼液,农业园又拓展了产业链。
投资160万元建起了300亩以钢筋骨架为主的大棚蔬菜基地。蔬菜基地全部施用沼渣、沼液,并在基地铺设管道,实行沼液滴灌。这样既施了优质肥,又灭了虫,不但可年节约化肥农药钱15万元,而且每年生产的300万公斤蔬菜全部是优质安全的绿色食品,去年5月,农业园被阜阳商厦中新超市确定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进入超市销售。
投资20多万元,建起占地10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他们用部分沼渣和农作物秸秆作培养基生产食用菌,年产双孢菇7万公斤。收了双孢菇后,又将大量菌渣还田,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开辟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
郭长勇及他的协会打算,再投资280万元,新上一个日产30吨的面条精细加工项目。在这个项目中,用沼气发电的余热对面条进行烘干,以节约能源;准备建一个10亩规模的沼液供养的泥鳅养殖场等。使面粉加工业、养殖业、沼气工程、种植业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各个生产环节的资源都能得到高效利用,为发展循环农业、现代农业探索出一条重要途径。
2008年7月21日,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在这里视察时,对这个园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他指出,把创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打造循环经济的先进经济模式紧密结合起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是一个创新,值得推广。他强调,六十里铺经纬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