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着力建设生态农业,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取得显著效益。该市推广生物多样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累计约715万亩,有效地控制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轻了“三湖”面源污染。
玉溪根据“生态立市、治湖为先”的战略思想,提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新理念,在实施工程治污的同时,积极组织农业部门着力建设生态农业,防止农村面源污染。一是大力推广生物多样性栽培,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在大春作物上大面积推广玉米间种大豆、小春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小麦间种蚕豆,控制病虫害30%至40%,仅此一项近年就减少施用农药200多吨。到2008年累计推广达240万亩,每亩节约成本11.6元,共计2784多万元。此外,在山区着重推广耐脊品种,在坝区着重推广稻田养鱼,也有效地减少了化肥施用量。二是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从2007年起,江川被列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县,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优化施肥结构,由县、乡、村农科部门从“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个环节上进行指导,增加了有机肥节约化肥施用量,现已由江川推广到红塔、通海、华宁等县区,加上平衡施肥,合计已推广430万亩。全市共有51家企业的103个农产品持有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证书,还建设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5万亩,更大量节约了化肥、农药施用量。三是加大农村能源、环保设施建设。近几年来,该市把建设沼气池作为“民心工程”来实施,增加补贴扶持,累计已建设畜厩、厕所三配套的沼气池21.8万口,大部分乡村已基本实现沼气化,既利用了生物能源,又大大减少粪便污染。还在坝区建设环湖文明走廊工程,清理垃圾和建立公厕。有31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整治,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