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目标要求,加快实施“科技兴林”战略,通过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使农村“生态文化”逐步推进,人们生态意识有所增强,有效地推进“绿色浦北”、“生态浦北”建设步伐。
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该县各级领导树立“为官一任,造绿一方”理念,狠抓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建设,通过实施国家林业建设项目带动,形成多种造林形式的新格局,林种结构渐趋合理,生态功能明显提高。目前,全县共有森林面积237.36万亩,其中速生桉27万亩、八角林25.7万亩、红椎杂木林30.4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2.3%提高到2008年底的64.7%。该县着重抓好县城大树和其他绿化树的种植,并开展种花种草等庭院绿化活动,城镇“绿化、美化”形成热潮,县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2平方米,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78平方米。全县江河、公路、村庄四周等绿化亦同步进行。通过造林绿化,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增强了森林资源的发展后劲。
新村建设逐步推开,生态环境改观明显。该县16个镇以改善镇容村貌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一是积极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能源建设工作,并实行“一池三改”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去年,该县建成17条生态示范村,累计全县已建成生态示范村260条,使30%的农户用上了清洁卫生能源,广大农村呈现“绿树掩映、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村路干净”的生态新风景。二是通过营造海防林,实施退耕还林、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恢复了森林植被和地貌,改善了当地群众的自然生态环境。三是建设五皇山森林公园、公猪脊森林公园、人民公园等,使森林旅游上了一定的档次及品位,为人们提供理想休闲度假好去处。
生态经济初步发展,主导产业渐现效益。一是抓好“公益林管护”。通过兑现管护经费、落实管护措施,人们“爱绿护绿”蔚然成风。目前,全县41.97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良好。二是发展林业产业。引进一批产值高、耗能少、效益好的木材深加工企业,如木材胶合板等深加工企业已达10个,去年产值达8895万元。三是开发红椎菌、药材等林下产品,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四是在大力发展速丰林的同时,引导群众注意发展和保护杉木、松木等乡土树种,形成林业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赢”效果。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