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与国外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
归纳起来,造成我国在风力发电技术上差距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首先,国产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起步较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1998年以前,我国基本上以进口风机为主,1998年以后国产化机组才有所增加,由1998年占总装机容量的1.2%到2005年增加到26.4%。但是,我国国产风电机组能够批量生产的是定桨距的600kW、750kW的机组,该风电机组是国外10年前的主流技术的产品。而同期国际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更新速度加快,几乎每两年就有新机型问世。在短短几年中就出现了1.2、1.5、2.0、2.5、3.0、4.0、5.0MW机型,大都为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和直接驱动永磁式风电机组。我国目前引进国外1.0MW、1.2MW和1.5MW机组的有20多家公司,但是MW级风电机组的总体设计技术和重要部件的关键技术还没有掌握,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技术缺乏,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开发的MW级机组只有新疆金风科技公司的1.2MW直驱式风电机组有超过1年的运行经验,其他多只是刚刚竖立样机。
其次,尚未形成完整的风电产业链。纵观风电产业高度发达的欧洲国家,无不拥有明确有效的风电产业发展链。风电产业发展链需要在风能资源调查、风电规划、风电场项目评估、风电机组设备研发与检测认证、风电场运行维护、风电场性能评估、甚至风电场的建设与转让等方面都建立合格的工作团队,并允许其均衡发展。国内在2003年才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和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逐步规范,并根据一系列前期技术规定,规范了风电开发的前期管理。但整个中国风电产业仍面临缺乏有效的机组检测认证、运行评估与安全鉴定等一系列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风电发展的瓶颈。
第三,缺乏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造成市场容量小的原因,一是风电电价较低。从2003~2005年三次招标的电价来看,无论是最低的0.382元/kWh,还是最高的0.519元/ kWh,几乎全都是以最低电价中标,与目前成本对照,这些项目将面临亏损的风险,相对低的投资回报率不仅影响项目工程质量,也影响潜在投资者的积极性,更影响了地方经济和整个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电网的制约。《可再生能源法》虽明确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就近上网,电网公司全额收购。但在风力资源好的地区,电力输送难度大,电网不配套,不能装机建设。有的装机建设完成后,但配套电网工程滞后,不能按计划发电。
提高中国风电技术水平的措施建议
首先,政府应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在2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