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换新颜。近日,记者在清水县部分乡村采访时,感受最深的是过去烟熏火燎的灶房变了,变得干净、明亮、整洁了,过去人畜共用、臭气熏天的茅厕变了,变成干净清洁的卫生间了,过去呼啦啦的风箱变了,变成轻轻一扭开关,火苗“嗖”的一下就上来了。贾川乡小湾村几个年轻的媳妇,笑着对记者说,我们这里的沼气炉一点也不比你们城里的天然气差,我们这是既经济又实惠。
的确,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确实给农村的面貌带来了新的变化。记者在清水县能源办了解到,为了把农村沼气项目这一惠民工程办好办实,县委、县政府把这一项目列入2008年全县十件实事之一,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以沼气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谋划农村能源建设的总的工作要求,提出了通过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2008年全县共建设“一池三改”综合利用模式用气户2300户,涉及全县11个乡镇24个村。
清水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农村沼气作为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把项目建设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民办实事的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27.6万元,从财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严格实行县级干部包乡、乡级干部包村、驻村干部包户以及沼气生产人员保质量、沼气管理人员包服务的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层层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工作细化、量化到乡、村、户,为项目建设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清水县在实施项目建设中,坚持“重质量,促产业、强管理、出效益”,通过抓宣传、抓示范、抓落实、抓督察、抓管理、抓培训,严格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在工作中严把选址关、材料供应关、工程质量关和检查验收这至关重要的“四关”,做到建一户,成一户,受益一户。
后续服务是沼气的生命线,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沼气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出路,为此,县上成立了沼气综合协会,18个乡镇成立了分会。县、乡、村设立了服务部,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报酬、有摊子、有制度、有活动记录、有配件专柜的“七有”格局。同时,县上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举办沼气综合利用及安全管理学习班。保证人人明白沼气使用,人人懂得安全使用。
沼气的循环利用,降低了资源消耗,改变了农村的村容,使农村的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保障,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