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国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来,农村迅速掀起了沼气建设的热潮。沼气工程逐步被农民所接受并作为新的能源重新利用,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沼气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一些地方在沼气工程建成使用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长效运行机制,致使沼气综合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制约了农村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农村沼气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加强沼气的中后期管理非常重要。
一、目前农村沼气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沼气池建成后不及时填料,空池置放影响产气、影响使用;二是少数用户只使用,不管理,致使沼气池不能持续产气得到长期利用;三是安全知识和维修管护技术宣传不到位,后期管理跟不上,一些遇到故障用户得不到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待于在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中不断解决。
二、沼气后期管理着重要抓好的几件事
沼气工程从选址、定位、建池、填料、发酵、产气到维修、管护和沼气产品的综合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抓好健全有力的组织机构,严格有序的管理制度和切实有效的运行措施。
首先,在健全组织机构上,要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实现沼气事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在县、乡、村三级组建沼气协会,各级协会吸收分管领导、技术人员、沼气示范户参加,具体承担沼气技术宣传培训,沼气物资的调配供应,沼气运行故障的排查维修,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三级协会上下相连,左右相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服务网络。由于沼气协会产生于农民群众之中,是一个群体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沼气运行中一些故障和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处理,加之易损易耗配件用品的定位供应,可极大地方便群众。
其次,制定严格有序的管理制度。沼气协会在中后期管理中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作用,细化中后期管理和服务工作,职责落实到分管领导、技术人员和沼气用户身上;制定沼气技工工作守则和奖惩制度;针对部分沼气用户管理使用沼气知识不足的实际,制定沼气用户学习考试制度,对不认真学习、考试不及格的沼气用户,采取上门督促,集中培训的办法,推广沼气知识。从而规范管理人员和沼气用户的行为,对沼气项目运行管理、平稳发展起到保证和推动作用。
再次,在沼气的运行管理中,要“强化三支队伍、巩固二个阵地、攻克一个难点”。
强化三支队伍。一是建立农村沼气技术推广队伍。以农村能源服务部或推广站为依托,吸收县、乡技术骨干,成立沼气项目实施组。实施组人员需参加沼气技术培训班,系统掌握建池、发酵、安装、管理、综合利用等方面知识,成为一支指导沼气建设的骨干队伍;二是发展壮大沼气技工队伍,选优秀青年农民技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沼气协会对当地沼气技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定薪,对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的沼气技工优先聘任为所在项目村的长期沼气管理技术员;对责任心不强,不按规程办事的沼气技工实行黄牌警告,实行淘汰制。三是培养一支永不出村的维修管护队伍。在项目村村干部、沼气技工、示范户中选择热爱沼气事业,愿为百姓办事的积极分子,对其在基础理论、技术实践等方面加以系统培训,确定为沼气管理员,每人负责20多个沼气用户,为用户宣讲安全使用、维修管护、综合利用知识,并提供必需的易损易耗配件,随时为农村的沼气用户提供优质及时的维修服务。
巩固一个阵地——沼气物资供应部。专门从事建筑材料、发酵原料、以及灯具、灶具等专用物资的采购、调配、发放工作。并在有条件的项目村进行物业化管理试点,从投料、发酵、安装、调试、管理、出料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
攻克一个难关——即安全越冬关。丽水市虽属南方地区,但冬季气温较低,在自然状态下沼气难以正常发酵产气。解决沼气安全越冬,可实行稻草和塑料透膜覆盖、建简易温室等措施,有效地解决沼气越冬问题。
以上措施实施到位,农村沼气产业就会从小到大,呈星火燎原之势不断发展,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叶庆益 来源《丽水日报》)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