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纪实
打开乳山市新农村建设中绘就的美丽画卷,一幅幅精雕细琢的图画展现在人们面前:农家院落干净整洁,大街小巷绿树成荫、门前花圃鲜花盛开、穿村小河清澈见底、文化广场歌声嘹亮、男女老少精神抖擞……
乳山市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的具体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建立长效机制、推广使用秸杆压块机和推进沼气建设上形成了“乳山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面貌,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的文明指数。
形成环境维护常态化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是搞政绩,不是为了面子,不能一阵风,而是要务真求实,常抓不懈,抓住不放,真正让农民得实惠。”乳山市委书记傅广照不止一次地在全市会议上强调。
在这一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乳山市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之初,就致力于农村环境整治和维护的常态化,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乳山市建立了市级领导包村、部门包村、镇级负责人包村“三位一体”的联建帮扶制度,参与联建帮扶的市级领导、单位负责人和镇党政一把手签订责任状,承诺整治目标和巩固成效。同时,建立了督导考核机制,重点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并突出整治成果维护情况的分值。
硬杠杠的出台,让联建帮扶的负责人主动当起责任人和参与者,不仅帮助所包重点村出思路、筹资金,更注重帮助整治成果的巩固维护。市级领导一周到一次村、单位和镇党政负责人一周到两次村、包村干部一天到一次村渐渐成为了习惯。今年环境整治伊始,大孤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督导东林家村过程中发现,村民门前常常零乱地堆放着垃圾和杂物,于是提出将全村划成6个片区,每个片区安放一个垃圾箱,同时免费给村民提供花草,让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建起小花圃。如今,东林家村家家户户的门前每天都干净整洁,再也不用定期集中清扫整治,环境维护步入常态化。
乳山市认为,发挥农民的主体能动作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才能取得成效,才能长期维护成效。于是,乳山市不遗余力引导农村居民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让农民主动参与到环境综合整治中。
“凡事干部做在先,党员做在前,让群众信服,群众自然就跟着样子做。”乳山市南黄镇北 村党支部书记王树勤质朴的话道出了切身感受。南黄镇北 村村民门前乱搭乱建现象一度严重,环境整治工作阻力较大。党员王福万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