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发展节约型农业可有效解决目前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低、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内容。
更新观念,树立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导向,倡导节约必须要从意识抓起。一是要树立资源危机意识。传统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粗放的外延式发展,加上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只讲数量、产量,不重质量、效益,不讲市场、价格,因此,珍惜和节约农业资源迫在眉睫。二是树立效益意识。农业的发展,必须要讲求效益;农业只有发挥最大效益,农民才能增收致富,农村才能和谐发展。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农业发展必须有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要将农业绿色GDP纳入科学考核体系,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突出重点,节约资源
节约型农业是对农村土、水、种、肥、药、能、工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谋划,系统节约,积极探索在农村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路子,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各种资源的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追求更大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综合开发,再生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统一的重大举措。
一是节水 农业特别是水稻,是高耗水产业,农业用水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70%,农业灌溉用水是我国国民经济用水“第一大户”,目前我国一立方米水只能生产0.85公斤粮食,而发达国家高达2公斤以上,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约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点只能放在农业灌溉节水上,节水农业是节水的潜力和希望所在。
二是节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量虽然很大,但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量的1/4、美国的1/7、印度的1/2;人均林地面积为世界人均量的1/8,如湖北省黄冈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的1/8。而且耕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高产田比重小,中、低产田比重大。因此,必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三是节肥 全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达4700万吨,如湖北省为281万吨,黄冈为35.5万吨,占全省的12.5%,利用率仅为35%左右,节约潜力很大。武穴市花桥镇胡曹坊村种粮大户陈连国承包108亩水稻,运用测土、测墒水肥一体化“两测”技术,单产达600公斤,每亩比上年增产100公斤。
四是节药 全国农药使用量140多万吨,湖北省为12万吨,黄冈为1.3万吨,占全省的11%,利用率仅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近20个百分点。不合理过量使用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不仅对人体危害很大,而且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水平。
五是节种 就是提高种子质量,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穴盘育苗等技术。小麦精量播种技术可节省用种量50%左右,目前农民种一亩小麦一般要25斤左右的种子,而科学用种只需10斤。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每亩可节约粳稻种2公斤,每亩可节种10元左右。
六是节能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等燃料的低效燃烧为主,室内外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25%左右。从我国农村能源消耗结构来看,薪柴与秸秆共占43%,煤炭约占39%,而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偏低。2006年湖北省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率为32%,人均年利用沼气8.5立方米。
七是节工 即大力推广少免耕等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减少手工作业量,既可节约工本,又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实践证明,机械播种可省种30%-50%,机械施肥可省肥30%-50%,机械喷药可省药30%-40%,水稻机插秧技术可省秧苗85%。
中国沼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未注明"来源:中国沼气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沼气网联系。
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沼气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